主要有松土,除草,施肥,防虫四条措施:
(1) 松土:6-7月,深挖林地,清除阻碍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生长发育的竹蒲头,老死竹鞭,柴蒲头,楠木挑选,石头。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深挖时应注意做到少伤鞭,少伤竹。
(2) 除草:7-8月,进行林地除草,也可以用农达除草。
(3) 科学施肥:一年应施三次肥,以**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搭配,结合深挖,将**肥深翻土内。次,笋前肥:二月中旬,在竹林每一米开浅沟,施氮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二次,行鞭肥:5-6月,结合挖地(浅挖),每亩施畜肥2500公斤,配施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40公斤,荥经楠木,这次施肥较为重要,直接关系竹子行鞭和竹笋产量,必须及时重(ZHONG)施;*三次,孕笋肥:9-10月,此时竹鞭转入笋芽分化期,这时施入**肥(如猪、牛、羊、鸡栏肥)可提高地温促使笋芽分化,翌年提前出笋。每亩施畜肥2000公斤,配施复合肥20公斤,楠木家居,如遇长期干旱,要浇水抗旱。
4)带状整地,必须沿等高进行。带宽应控制在2m左右,带内全垦,带间保留原有植被。
2、造林密度
1)油茶苗种植密度74-107株/亩。以2.5m×2.5m、2.5m×3 m、3 m×3 m株行距比较合适。
2)茶林间种的油茶林密度,只在幼林期间实行间种的,楠木移植,株行距以2m×4 m(83株/亩)或2.2m×5 m(60株/亩)为宜;油茶苗壮龄期也实行间种的,株行距可采用3m×5 m(44株/亩)。
3)计划密植。初植密度采用2m×2 m(167株/亩),树冠郁闭被叶相互覆盖后,调整为2m×4 m(84株/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