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松土,除草,施肥,防虫四条措施:
(1) 松土:6-7月,深挖林地,清除阻碍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生长发育的竹蒲头,老死竹鞭,柴蒲头,石头。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深挖时应注意做到少伤鞭,少伤竹。
(2) 除草:7-8月,进行林地除草,也可以用农达除草。
(3) 科学施肥:一年应施三次肥,以**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搭配,结合深挖,将**肥深翻土内。次,笋前肥:二月中旬,在竹林每一米开浅沟,施氮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二次,行鞭肥:5-6月,结合挖地(浅挖),每亩施畜肥2500公斤,配施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40公斤,这次施肥较为重要,苗木资讯,直接关系竹子行鞭和竹笋产量,必须及时重(ZHONG)施;*三次,孕笋肥:9-10月,此时竹鞭转入笋芽分化期,这时施入**肥(如猪、牛、羊、鸡栏肥)可提高地温促使笋芽分化,翌年提前出笋。每亩施畜肥2000公斤,配施复合肥20公斤,如遇长期干旱,要浇水抗旱。
3、提倡科学施肥,配方施肥。根据竹笋产量的消耗养分的关系,氮磷钾比例应该是5:1:2为好,要加重氮肥的用量。据有关资料介绍,苗木出售,竹子要求有一种需的元素—硅。巧施磷肥,既能增加竹笋产量,又能扼制竹园衰败。施肥的时间应以松土、覆盖密切结合,一年3—4次,苗木,即5—6月施长鞭肥;9月施发芽肥;11月施孕笋肥;出笋前半个月(正常时间1月底2月初)施长笋肥,若覆盖竹园,应在覆盖前浇水同时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多施**肥和生物肥。
4、重视水分管理。水源方便与排水良好,应该是相辅相成,在竹园制高点建造蓄水池,保证了竹子的行鞭期、孕笋期、长笋期和孵笋时的大量用水,使竹子生长和平地一样茂盛,竹农称它为一本万利的持续工程。 使用水稻田营造雷竹园区,则需注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