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笋期虫害 常见的笋期害虫有笋夜蛾、笋泉蝇、笋象鼻虫等,这类害虫都是钻蛀性的,蛀食竹笋,引起退笋或畸形竹株。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作好预防工作。结合劈山松土,清除林内杂草灌木,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对消灭竹笋夜蛾的初龄幼虫和防止越冬的笋虫出土为害均有良好的效果。在竹笋出土时,用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涂干,竹笋出土后,每隔1星期喷1次,对防治各种笋虫都有效果。有笋泉蝇发生的竹林,可在成虫期施放烟剂,每公顷用10kg,熏杀成虫。对竹笋象鼻虫可利用其假死性,邛崃楠木苗,进行人工捕杀。此外,还应及时挖掉退笋,消灭其中幼虫。
三、成竹期虫害
(一)做好预测预报
1.发现竹林已有少量的竹螟、竹蝗、竹青虫、竹斑蛾等危害,在冬季调查林地上越冬幼虫、蛹及卵块的数量。若数量多,应组织群众挖除卵块、消灭越冬幼虫。
2.蚜虫、蚧壳虫、竹螨等的这类害虫危害,在竹秆、枝、叶上可发现留有黑霉、蚧壳等痕迹。若数量较多,应采取防治措施。
在除草时要注意和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 竹林除草要在劈山以后进行,柴草越短越嫩,除草效果越好。伏天6—7月劈山,楠木苗怎么样,过二个月柴草萌发较嫩时喷药,效果更好。
2, 要在“白露”前后喷药。“白露”前后,是多年生杂草和乔灌藤本植物的后期生长阶段,植物生长进入营养积累,药剂被吸收后,楠木苗分布地方,在体内阻止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组织,使植物死亡。在其他季节也可以喷药,除草效果也很好,但乔灌植物容易死而复生。
3, 看草定药量。在多年生和乔灌木植物较多的竹山,每亩用“农达”1瓶半,即300毫升,一瓶“农达”配2桶水(喷雾器)。一亩山要喷足3桶水。